
2017年小間距LED發展趨勢預測(五)
文章出處:網責任編輯:作者:發表時間:2017/1/3
重慶小間距LED屏是一種怎樣的顯示應用產品?傳統的答案是“開拓LED大屏全新的室內市場”。但是,這個答案越來越“離經叛道”,不符合事實。
從LED屏發展的歷史看,小間距的定義是動態的。最初,4毫米的產品就叫做小間距。那個時候國內電視機臺、體育館、演出舞臺部門還在幾乎清一色的依賴進口,解決4毫米間距屏的供給問題。后來,2010年前后,2毫米產品開始步入市場,人們不在視P4為小間距——p2這個產品也成為了本土品牌超越外資品牌的轉折點:理由不是技術水平的高低,而是外資品牌的售價太貴。
當然,2012年之后,P1.5產品的大量成熟,成就了國內小間距市場本土品牌一統天下、全球市場中國制造笑傲環球的輝煌。以至于今天,國內P1.2產品已經規模化應用:中國市場是全球P1.2產品唯一大規模應用的市場。這種技術變化的另一個后果是,P2以上的產品已經被很多人從小間距中“劃分出去”。
為了解決“何為小間距”的標準問題,甚至一些行業企業還發明了新詞匯P1以下產品叫做“微間距”。以此將小間距的定義固定在P1到P2產品區間之中。
那么,在小間距LED屏間距越來越小的過程中,那些曾經為LED室內應用立下汗馬功勞的小間距“去”哪里了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更為精細和清晰的顯示效果是室內外顯示系統的共同需求。或者說,P4產品大量的室外應用已經出現,P2產品走向市場的大門已經敞開,而在數字標牌等產品上,P1.8也已經在“走向室外”的道路上。——既然液晶廣告牌都能在室外顯示開拓市場,那么亮度和對比度效果更出色的小間距LED更有機會在戶外市場“一展身手”。
但是,更多時候,應用效果的競爭力還要和價格的競爭力結合,才能“百戰不殆”。2016年室內的安防監控和室外的廣告市場,P1.8級別小間距產品的流行,就與價格下降緊密相關。P1.8產品價格系統的下滑到3萬元以下,和大尺寸液晶顯示器、液晶拼接屏比較,已經具有少許價格優勢,并具有縫隙、亮度上的效果優勢,尤其是在室外光照下,其對比度效果更是“遠超液晶”。
對此,業內的評價是“室內室外”,小間距都進入了“價格戰時代”。雖然,2016年小間距有斷供危機、上游漲價風波,但是這絲毫沒能阻止P1.8級別及其以上產品的價格大戰:因為這類產品的技術門檻不高、應用需求卻更為廣泛、市場參與者眾多。這三個因素決定了此前室外大間距LED屏行業的“價格戰”將在小間距市場至少“部分重演”。
事實上,熱衷于價格戰的一些品牌正是從戶外大間距產品向小間距屏進軍的那些“價格操盤老手”。如果去回顧小間距LED屏,甚至整個LED顯示屏行業的發展史,就會發現技術升級和價格戰是產業進程的兩個關鍵規律:沒有外資巨頭P2產品昔日的價格高高在上,90%的毛利,也就沒有本土企業“趕超”的市場空間;沒有P1.5產品利潤的攤薄,P1.2產品的技術演進也會更為緩慢;沒有P10產品大白菜化,P6產品也就難以普及;沒有P6的高度普及,室外屏廠商何以對P2、P4如此感興趣呢?
這個規律2017年不會停止,2017年之后也很難停止。因為,對于市場而言“價廉物美”就是競爭力。對于廠商,這則意味著技術戰和價格戰都不可避免。至于上游漲價,影響的只是價格戰的強度和時機:對此,可以如下定義2017年度行業競爭——無論是技術還是價格,對抗勢必繼續,但是手段和幅度更為精細。
從LED屏發展的歷史看,小間距的定義是動態的。最初,4毫米的產品就叫做小間距。那個時候國內電視機臺、體育館、演出舞臺部門還在幾乎清一色的依賴進口,解決4毫米間距屏的供給問題。后來,2010年前后,2毫米產品開始步入市場,人們不在視P4為小間距——p2這個產品也成為了本土品牌超越外資品牌的轉折點:理由不是技術水平的高低,而是外資品牌的售價太貴。
當然,2012年之后,P1.5產品的大量成熟,成就了國內小間距市場本土品牌一統天下、全球市場中國制造笑傲環球的輝煌。以至于今天,國內P1.2產品已經規模化應用:中國市場是全球P1.2產品唯一大規模應用的市場。這種技術變化的另一個后果是,P2以上的產品已經被很多人從小間距中“劃分出去”。
為了解決“何為小間距”的標準問題,甚至一些行業企業還發明了新詞匯P1以下產品叫做“微間距”。以此將小間距的定義固定在P1到P2產品區間之中。
那么,在小間距LED屏間距越來越小的過程中,那些曾經為LED室內應用立下汗馬功勞的小間距“去”哪里了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更為精細和清晰的顯示效果是室內外顯示系統的共同需求。或者說,P4產品大量的室外應用已經出現,P2產品走向市場的大門已經敞開,而在數字標牌等產品上,P1.8也已經在“走向室外”的道路上。——既然液晶廣告牌都能在室外顯示開拓市場,那么亮度和對比度效果更出色的小間距LED更有機會在戶外市場“一展身手”。
但是,更多時候,應用效果的競爭力還要和價格的競爭力結合,才能“百戰不殆”。2016年室內的安防監控和室外的廣告市場,P1.8級別小間距產品的流行,就與價格下降緊密相關。P1.8產品價格系統的下滑到3萬元以下,和大尺寸液晶顯示器、液晶拼接屏比較,已經具有少許價格優勢,并具有縫隙、亮度上的效果優勢,尤其是在室外光照下,其對比度效果更是“遠超液晶”。
對此,業內的評價是“室內室外”,小間距都進入了“價格戰時代”。雖然,2016年小間距有斷供危機、上游漲價風波,但是這絲毫沒能阻止P1.8級別及其以上產品的價格大戰:因為這類產品的技術門檻不高、應用需求卻更為廣泛、市場參與者眾多。這三個因素決定了此前室外大間距LED屏行業的“價格戰”將在小間距市場至少“部分重演”。
事實上,熱衷于價格戰的一些品牌正是從戶外大間距產品向小間距屏進軍的那些“價格操盤老手”。如果去回顧小間距LED屏,甚至整個LED顯示屏行業的發展史,就會發現技術升級和價格戰是產業進程的兩個關鍵規律:沒有外資巨頭P2產品昔日的價格高高在上,90%的毛利,也就沒有本土企業“趕超”的市場空間;沒有P1.5產品利潤的攤薄,P1.2產品的技術演進也會更為緩慢;沒有P10產品大白菜化,P6產品也就難以普及;沒有P6的高度普及,室外屏廠商何以對P2、P4如此感興趣呢?
這個規律2017年不會停止,2017年之后也很難停止。因為,對于市場而言“價廉物美”就是競爭力。對于廠商,這則意味著技術戰和價格戰都不可避免。至于上游漲價,影響的只是價格戰的強度和時機:對此,可以如下定義2017年度行業競爭——無論是技術還是價格,對抗勢必繼續,但是手段和幅度更為精細。
本文標簽:重慶LED顯示屏,體育場館顯示屏,高速公路可變情報板,城市交通誘導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