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篇:中國LED海外貿易不容樂觀
12月11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5周年的日子。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定,世貿組織成員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應于當天終止。此后,世貿組織成員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不能再依據議定書第15條采用第三國價格來計算傾銷幅度。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卻拒絕履行這一義務。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國LED顯示屏在全球占據重要的地位歐美市場,由于美國、歐盟都是對中國采取反傾銷措施最多的世貿組織成員之一,調查機關使用“替代國”做法導致人為提高中國企業的反傾銷稅率,對中國相關LED企業以及LED顯示屏出口將造成嚴重影響。2008年和2015年,ITC先后兩次發起了對發光二極管(LED)產品的“337調查” ,并涉及中國LED企業,最后雖然得到和解,但相關LED企業還是付出了相當代價,可見受經濟貿易方面相關不穩定因素的影響,2017年,中國對外貿易摩擦呈現出增大趨勢。
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給LED顯示屏海外市場帶來不利因素
從全球貿易的整體情況來看,全球貿易低迷已持續多年,貿易增速仍未達到目前的經濟增速,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預測,2016年的全球貿易增速預計為1.7%,為近七年來最緩慢增長。全球經濟的持續低迷,進一步促進國外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并影響全球供應鏈擴張放緩。另外,2016年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臺,其個人思想有反對自由貿易的色彩,而且,早在競選中,特朗普就公開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傾銷中國商品,并宣稱將對中國采取更嚴厲的制裁舉措,而作為掌舵全球擁有最大影響力的美國,其新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會引發全球貿易的一系列不確定性。其對中國LED顯示屏影響,一方面由于LED顯示屏是屬于集成性高科技組裝產品,零部件及產品很容易被以不符合相關使用安全及環保指標的名義被拒之門外, 從而影響整個LED顯示屏產品出口;另一方面,為了保護本國的企業及就業,直接提高關稅,使得中國LED顯示屏產品不能形成競爭的價格優勢。 總的來講,國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正積極開拓全球LED顯示屏市場的中國LED企業構成不利因素,2017年中國LED顯示屏企業海外貿易態勢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