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LED行業技術突破盤點(三)
南工大科研團隊成功研制最高效鈣鈦礦LED
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江蘇省柔性電子重點實驗室黃維院士、王建浦教授團隊在鈣鈦礦發光二極管(LED)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他們創新性地設計并制備了重慶LED顯示屏一種具有多量子阱結構的鈣鈦礦LED,其器件效率和穩定性遠超國際同行報道的其他鈣鈦礦LED。
據介紹,該工作為鈣鈦礦材料及其在發光領域的研究開拓了新的研究方向,有望在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在未來實現產業化。
溫大教授發明材料讓白光LED燈壽命更長
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甌江特聘教授向衛東,發明了新材料,能讓LED燈壽命延長10年左右,并能長時間照射,讓LED燈更廣泛地用于高檔汽車、高鐵、飛機、潛艇等照明上。
向衛東教授花費多年精力,研究出了黃光單晶材料,該種材料是在2000℃高溫的環境下生產制備而成,只要在每個LED藍光芯片上放一片相匹配(例如24瓦單顆光源可用5.5mm×5.5mm單晶匹配)的黃光單晶材料,就能發出穩定的白光。因該晶體耐高溫、導熱性好等特性,可以讓LED燈更加耐用,使用壽命更長,尤其可以讓燈泡不會因長時間照射產生的高溫導致損害,因此非常適合運用于高檔汽車的車燈、高鐵、飛機或是潛艇等照明上。
瓦克推出新款LED封裝用硅橡膠
慕尼黑的瓦克化學集團成功開發出兩種新的LED封裝用材料。這兩種名為LUMISIL740和LUMISIL770的有機硅封裝材料可固化成高透明的有機硅彈性體,并能夠承受極高的工作溫度和強烈的光線輻射,而不黃變或脆化,尤其適用于對高效LED進行封裝。LUMISIL740和LUMISIL770這兩種新的LED封裝材料均為雙組分配方,可在室溫條件下通過鉑催化加成反應進行交聯,其硫化膠能夠達到聚二甲基硅氧烷典型的1.41的折射率,屬“正常折射系數類”封裝材料(Normal Refractive Index Encapsulant)。它們能夠有效地保護LED敏感的半導體芯片不受環境影響,也可用作熒光染料的載體,有針對性地改變LED光線的顏色。
LED散熱裝置技術獲得新突破
近期,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寬安介紹,一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創新技術成果——LED的散熱裝置技術,找準了照明產品目前存在問題的關鍵結點,成功消除障礙,采用線材形式及風扇強制方式進行散熱,達到了較好的散熱效果。該項成果發明人、高級工程師張逸興表示,其不僅解決了散熱問題,而且還做出了完全符合“高效、高可靠、低成本”要求的LED驅動電源,從根本上解決了制約LED發展的兩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