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LED顯示屏企業從城市角度分析分外發展前景
在重慶LED顯示屏戶外廣告這塊雖說是一種經濟行為,但更多需要從城市品牌、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方面來看問題。不是說經濟不重要,而是要認識到21世紀城市的競爭最終是文化的競爭,不是簡單地GDP的競爭,決定GDP高度的力量,歸根結底還是文化。
首先,廣告規劃方面。第一,我是支持政府制定規劃的;第二,政府要改變“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局面;第三,政府要把戶外廣告的規劃當作一種公共政策的高度來考慮。因此,要包容各個方面的人來參與討論,形成整個社會的共識,形成一個可操作的規劃。
其次,就是如何去做戶外廣告。戶外廣告可能還需要有一些技術進步與創新的思考,比如在城市規劃中我們談的比較多的智慧城市,從最早的發展來講,它的提出是基于一種技術的概念,但是到今天,智慧城市已經變成了一種超越了簡單的技術問題,甚至變成了城市發展的一種理念。現在談得多的是低碳城市、精明式增長、可持續的城市等等,其實如何實現精明式增長,實現這些目標,是要有智慧的,或者說是要有智慧手段的。我們現在人人都用智能手機,我們希望wifi全覆蓋,這些都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可能就改變了我們的廣告投放方式。智慧城市給我們一個提示,我們的廣告投放也應該更加聰明一些,更加智慧一些。體現在戶外廣告的載體上,戶外廣告投放方式上,不僅要有創意,更要有創新.
再者,戶外廣告多出現在有人活動的公共空間,被城市稱之為有活力的地方、城市客廳,如人民廣場、浦江兩岸。這些代表城市形象和給外部人建立城市第一感知印象的場所的美學價值很重要——就是你究竟想告訴別人自己是個什么樣的城市,這個城市的文化追求是什么。戶外廣告要減量化,不一定意味著其收益會下降,因為廣告減量化以后,規劃給出的資源就這些,它的單價會上升。
另一方面,戶外廣告品質的提高不能靠數量,這種關系相輔相成,新城鎮化是以人為本,不是擴張型的,上海新型城鎮化也是不再擴張了,戶外廣告還是想著如何做大就錯了,我們如何去走品質提升、如何將廣告納入城市公共空間體系一體化來考量是一大出路,就是說我們的廣告成為公共空間管理品質中的一個亮點而不是一個敗筆,這個是很有挑戰性的,目前看來,成功的不多。對政府而言,走品質提高路線可以樹立一個好的城市形象,增強城市競爭力,進而轉化為城市效益,國際化大都市走過的道路都印證了這點。
在城市競爭時代,在城市公共空間塑造上,可能通過這些城市市中心的公共品質提高,給游客、投資者,包括本地居民形成一個好的印象和歸屬感,讓大家覺得這個城市的管理是有序的,在這里創業、發展有效率的、安全的。
這點在中國已經得到證明,為什么這20年上海的城市人口增長特別快,上海現在在就業人口當中,非本地戶口的就業人口已經超過本地戶口,這個就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什么其它城市的外來人口沒有超過本地人口?這個和城市的治理能力、和凝聚力有關。城市的凝聚力不再是靠過去的計劃經濟,而是靠市場和城市營銷,包括城市治理的效率,管治的公平與否等各方面因素。新型城鎮化通過提升城市品質、提升城市公共空間來提升大家對城市的認知程度與歸屬感,美譽度提高了,凝聚更多的資源到這里集聚。
新型城鎮化的另一個規律就是走區域合作的城鎮化,更加注重產業不是在自己城市布局,而是在區域之間布局,配套和協調。這樣,區域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因此,城市空間、城市管制水平如何做好,使得你在和其他城市競爭當中處于一個有利的位置,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組成部分的戶外廣告應該從城市形象的高度來思考。